Search


<<小兒體溫測量>>

小兒發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指標,需要密切觀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<<小兒體溫測量>>

小兒發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指標,需要密切觀察。

每個家庭醫藥箱都應備有至少☝支「電子溫度計」測量體溫,避免使用水銀溫度計。

父母(甚至是醫生、護士)用手感知溫度(palpation)的陽性準確度很低,只有22%!! 😳 當父母覺得摸起來有發燒,實際上只有22%是真的有發燒。因此若父母說小孩子發燒,我們一定會問幾度? 用甚麼方式測量? 如果父母回答”摸起來發燒”(我們叫subjective fever),醫院的溫度計卻沒測量到發燒時,我們會比較懷疑小孩是不是真的有燒,畢竟準確度只有22% 😰

(有趣的是,用手摸的"陰性"準確度高達99%。當父母覺得沒有燒,99%真的沒有燒😁)

▶ 體溫測量方法各有優劣,一起來看看各種方法的特色吧👉

1⃣肛溫Rectal:
最準確、最接近人體真實溫度。三歲以下建議使用。

2⃣口溫Oral:
建議用於四歲以上的大小孩。
溫度可能受食物影響(太熱或太冰),最好吃完食物15分鐘後再測量。
測量時嘴巴需要緊閉。

3⃣腋溫Axillary:
用於篩檢、各年紀皆可用。
若測量溫度高於37.2C(99F),需要用其他方式確認。
可能受衣服穿著多寡影響。
腋下必須乾燥。

4⃣耳溫Tympanic Thermometry:
快速、方便。但可能受周圍溫度或耳屎多寡影響。六個月以下嬰兒不建議使用。

5⃣額溫槍(Temporal Artery Thermometry):
準確度高,最新研究指出即使三個月以下的嬰兒也可用。缺點是價錢高。

參考資料: Mayo Clinic 梅約診所、AAP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、加拿大小兒科醫學會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同時具有台灣、美國、日本三國醫師執照的小兒科醫師。台灣醫學系畢業,現居美國。
View all posts